苑立波1*, 童維軍2, 江山3, 楊遠洪4, 孟洲5, 董永康6, 饒云江7, 何祖源8, 靳偉9, 劉統(tǒng)玉10, 鄒琪琳11, 畢衛(wèi)紅12
1 桂林電子科技大學電子工程與自動化學院光子學研究中心, 廣西 桂林 541004
2 長飛光纖光纜股份有限公司光纖光纜制備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 湖北 武漢430074
3 武漢理工光科有限股份公司, 湖北 武漢 430000
4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儀器科學與光電工程學院, 北京 100191
5 國防科技大學氣象海洋學院, 湖南 長沙 410000
6 哈爾濱工業(yè)大學可調(diào)諧激光技術國家級重點實驗室, 黑龍江 哈爾濱 150001
7 電子科技大學信息與通信工程學院光纖傳感與通信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光纖光學研究中心, 四川 成都 611731
8 上海交通大學區(qū)域光纖通信網(wǎng)與新型光通信系統(tǒng)國家重點實驗室, 上海 200240
9 香港理工大學電機工程系, 香港 999077
10 山東省光纖傳感技術重點實驗室, 齊魯工業(yè)大學(山東省科學院)山東省科學院激光研究所, 山東 濟南 250103
11 北京知覺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 100085
12 燕山大學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 河北省特種光纖與光纖傳感重點實驗室, 河北 秦皇島 066004